液压裁断机的行业应用介绍
1、液压裁断机又叫做下料机,它同切割机相比,在本质上是相同的。切割机的科技含量比它的要高出很多,例如数控类切割机、激光类切割机、水类切割机、等离子类切割机等等。
2、液压裁断机的用途:它比较适用皮革材料、塑胶材料、帆布材料、尼龙材料、纸板材料、真空成型材料、复合材料、泡棉材料、包装材料及各种合成材料等一层或者数层的成型下料。
3、根据被裁断的材料的不同,裁断机又有分为几种不同的种类,比如钢筋类裁断机,一般会有全自动的钢筋切断机,以及半自动的钢筋切断机之分。
4、全自动的也叫做电动切断机,是利用电能通过马达转化成为动能控制的切刀切口,以能够达到剪切钢筋的效果。而半自动的是人工所控制的切口,从而能够进行剪切钢筋的操作。然而目前应用得比较多的是则属于液压型钢筋切断机,它又分为充电式与便携式这两大类。
液压裁断机日常保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机器在今后使用中的状态,包括精度、性能、寿面等。一般液压裁断机的保养可分为定期保养和不定期保养;
定期保养:
每班使用机器前应检查润滑系统是否能正常供油,无自动润滑的机器应在机器活动部位加注润滑油或润滑脂。发现松动螺钉应拧紧,开机预热时注意检查马达和油泵是否正常(一般从声音方面去判断),裁切作业前应空裁切几下,以确定机器各方面运转正常。
机器在使用后(每班下班前)应彻底清洁机器,在易生锈部位应加涂防锈油,长时间不使用应在机器上套一防尘罩。
每月彻底检查一次自动润滑系统,每两个月检查一次液压油滤油器是否完好并清洗滤油器。新机器在买回后十个月内应跟换液压油,以后每年更换一次(当然根据使用环境不同时间会有区别)。
每两个月彻底检查一下机器所有零部件的螺钉是否有松动现象,及时上紧。
每两个月检查一次电器柜,看线路有无破损并清洁元器件(注:请断电)。
不定期保养:
不定期保养得原则是在定期保养得基础之上,根据自身使用情况,延长或缩短定期保养之中的内容。并对自己有所怀疑的内容项做无预期的突击检查。
注:保养检查应以安全为第一位,请在对机器做保养或检查前将机器上工作台用硬物支撑,以确保安全。具体做法是在上下工作台之间放一硬支撑物,然后开启设定开关,让上工作台缓缓落在硬支撑物上关闭电源后进行。
一.液压裁断机故障分析与排除
一).油泵噪音大:
来源主要有:液压机流量脉动的噪音,闭死容积(困油)产生的噪音,齿形精度(齿形误差和齿轮周节误差等)不高产生噪音,空气进入和因气穴产生噪音,以及轴承旋转不均匀产生的噪音等,具体原因如下:
①.因密封不严吸进空气产生的噪音:
a.压盖与泵盖因配合不好而进气
b.从泵体与前后盖结合处中进气
c.从泵后盖进油口连接处进气
d.从泵油封处进气
e.液压裁断机油箱内油量不够,滤油器或吸油管末端未插入油面以下,油泵便会吸进空气
f.回油管露出油面,有时也会因系统瞬间负压使空气反灌进入系统
g.液压油泵的安装位置距液面太高,特别泵转速降低时,不能保证泵吸油腔必要的真空度造成吸油不足而吸进空气,但泵吸油时,真空度不能太大,当泵吸油腔内的压力低于该油液在该温度下的气体分离压时,空气便会析出,但低于该油液的饱和蒸汽压时,就会形成气穴现象,产生噪音和振动。 h.吸油滤油器堵塞或设计选用的滤油器的容量过小,导致吸油阻力增大而吸入空气,另吸油口管径过大都可能带进空气。
②.因机械原因产生的噪音及排除
a.因油中污物进入泵内导致齿轮等磨损拉伤产生噪音,此时应更换油液加强油液过滤,拆开泵清洗,齿轮磨损厉害要研磨或更换
b.泵与电机安装不同心,有碰擦现象,同心度不大于±0.05mm c.因齿轮加工误差产生噪音
d.泵内零件损坏或磨损产生噪
③.困油现象产生的噪音
④.其它原因产生的噪音
a.进油过滤器被堵塞是常见的噪声大的原因之一,往往清洗滤油器后噪音可立 即降下来
b.油液的粘度过高也会产生噪音,必须合理选用油液粘度
c.溢流阀噪音,误认为油泵噪音
二).压力波动大.振动对齿轮泵而言,噪音大,压力波动大并伴有振动的现象往往同时发生,同时消失,因此上述噪音大的原因,也为压力波动大,振动大的原因,可参照处理
三).裁断机液压设备泵输出流量不够,或者根本吸不上油
①.进油滤油器堵塞;
②.齿轮端面与前后盖之间的滑动结合面严重拉伤产生的内泄漏太大,导致输出流量少;
③.径向不平衡力导致齿轮轴变形,碰擦泵体内腔,增大径向间隙,导致内泄漏增加; ④.油温太高,温升使油液的粘度降低,内泄漏增大使输出流量减少;
⑤.泵轴折断,表面上电机带动泵运转,但根本不上油.
二.齿轮泵的使用与修理
①.齿轮泵的吸油高度一般不得大于500mm;
②.齿轮泵应通过挠性联轴器与电机相连,以免单边受力,容易造成齿轮泵泵轴弯曲.单边磨损和泵轴油耗失效;
齿轮泵使用较长时间后,齿轮各相对滑动面会产生磨损和刮伤.端面的磨损导致轴向间隙增大,齿轮圆的磨损导致径向间隙增大,齿形的磨损噪声增大
1.齿轮 ①齿形修理:用细纱纸或油石去除拉伤或已磨成多棱形部位的毛刺,再将齿轮啮合面调换方位适当对研,清洗后可继续使用.但对于用肉眼能观察到的严重磨损件,应与更换;
②.端面修理:轻微磨损者,可将两齿轮同时放在0#砂纸上擦磨抛光.磨损拉伤严重时可将两齿轮同时放在平磨床上磨去少许,再用进相砂纸抛光.此时泵体也应磨去同样的尺寸.两齿轮厚度差在0.005mm以内,齿轮端面与孔的垂直度都应控制在0.005mm以内;
③.齿顶圆:齿轮泵的齿轮在径向不平衡力F作用下,一般会出现磨损.齿顶圆磨损后,对低压齿轮泵的容积效率影响不大,但对高中压齿轮泵,则应考虑电镀外圆或更换齿轮.
2.泵体
泵体的修复主要是内腔与齿轮齿顶圆相接面,且多发生吸油侧.如泵体属于对称型,可将泵体翻转180度安装再用.
3.前后盖 前后盖主要是装配后,与齿轮滑动的接触端面的磨损与拉伤,如磨损和拉伤不严重,可以研磨端面修复.磨损拉伤严重,可在平面磨床上磨去端面上之沟痕.但此时,困油卸荷槽的深度变浅,对消除闭死容积的困油不力; 注压裁断机
4.泵轴 齿轮泵泵轴的失效形式主要是与滚针轴承相接触处容易磨损,少量的产生弯折.如果轻微磨损,可以抛光修复.如果磨损严重,则需重新加工,长短轴上的键槽对中心线有平行度和对称度要求,装在轴上的平键与齿键槽的配合间歇均不能过大,轴不得在齿轮内产生径向摆动,轴颈与安装齿轮部分轴的配合表面的同心度为0.01mm,两轴颈的同心度为0.02-0.03mm.
(三).齿轮泵的装配 修理后的齿轮泵,装配时必须注意下述事项:
①.用去毛刺的方法清除各零件毛刺,齿轮锐边用油石倒钝,但不能倒成圆角,经平磨的零件要退磁,所有零件须用煤油仔细清洗后方可进行装配;
②.CB-B型齿轮泵的轴向间歇由齿轮与泵体直接控制.泵体厚度一般比齿宽厚0.02-0.03mm,一般不宜在泵体与前后盖之间加纸垫,而导致轴向间歇过大,容积效率降低.间歇过小容易发热,机械效率降低;
③.CB-B型齿轮泵前盖上装在长轴上的油封,其外端面应与法兰平齐,不可打入太深,以免堵塞泄漏通道,造成困油,导致油封处泄漏;
④.CB-B型齿轮泵两定位销孔,一般液压件厂作为加工工艺基准用.齿轮泵在维修装配时,如果在泵体前后盖三零件上打入定位销,再拧紧六个压紧螺钉,往往出现齿轮装不动的毛病.正确的方法是先对角交叉地拧紧六个压紧螺钉,一面用手转动长轴,若无轻重不一,转动灵活后,在配铰两销孔,打入定位销;
⑤.CB-B型齿轮泵容易装反,必须特别注意,否则吸不上油,容易将骨架油封冲翻;
⑥.滚针轴承的滚针直径允差不能超过0.003mm,长度允差0.1mm,滚针须如数装满轴承座圈;